那些年,薅羊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……
你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看到过0元买大流量电话卡等广告信息吗?这样的薅羊毛活动会让你兴奋吗?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好事可能会泄露你的隐私,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用于犯罪?
海曙法院最近审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,因为薅羊毛导致公民个人信息在网上随意交易。
■■■■
2021年6月至10月,被告季某通过互联网非法向他人购买了公民个人信息,然后注册并打开了800多张实名手机卡,包括上述非法收集的身份证号码和照片,并通过猫池设备提供卡。(所谓的猫池设备是可以的同时,让数百张手机卡收发短信。拨号上网,假象表明这些卡仍在正常使用的新型黑科技。)
后来,被告季某利用上述开通的手机号码注册了大量的手机应用程序(如京东、淘宝、微信等),并将上述账号出售给犯罪分子,从中非法获利5.4万余元。
2021年10月,被告季某在家中被公安机关逮捕,现场查获猫池设备7台,某通信运营商手机SIM大约800张卡,1个移动电池,逆变器一、三台电脑、一部手机等物品。
这样一条黑色的利润链令人震惊和害怕公民名下多了几张手机卡,不知不觉就注册了一堆APP。那么这些公民的身份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呢?季某是怎么从网上买了这么多个人信息的?公安机关联系了许多受害者。根据这些受害者的陈述,他们以前的共同经历是参与不同社交平台上的电话卡优惠购买活动。
页面上有广告说可以申请大流量手机卡,套餐很实惠,我点击链接。
快递员开着一辆白色的货车,让我拿着身份证去拿手机卡,当场给我拍了一张前半身的照片,还让我进行人脸识别,摇眼。
完成这些过程后,他给了我一张电话卡。
我相信我从来没有办过这张手机卡。我不知道怎么打开它。
■■■■
这些手段是一样的,在不知不觉中拿走你的个人信息。这些罪犯使用他们的个人信息,注册并打开电话卡,并有电话号码 本人身份等信息,你可以被操纵,他们可以你的名义在互联网上做任何事情。
经法院审理,被告季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非法取得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特别严重,其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判处有期徒刑三年,罚款6万元,没收所有犯罪工具。
■■■■
在网络信息时代,公众获取信息的平台越来越多,这也大大增加了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。个人信息一旦泄露,就可能被罪犯利用,甚至成为罪犯的帮凶。
幸运的是,案件中的犯罪行为被及时发现,泄露个人信息的公民尚未发现其他损失,但您的个人信息掌握在任何随机交易的人手中,他们会用你的身份做什么,只是注册平台账户吗?仅限于获得一些折扣吗?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必须加强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,特别是在折扣、免费的旗帜下,需要身份证信息、手机验证码、银行卡号码等注册活动,应果断拒绝,不要贪图暂时的小利润,让你的个人身份信息成为犯罪分子牟利的工具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0086mm.com/1054.html